11月28日至29日,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青岛举办。本次年会以“新质生产力赋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,包括“水产养殖生物种质资源收集、评价与保存”、“水产养殖生物基因资源发掘与重要性状遗传解析”、“水产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”、“水产生物良种培育与种业发展”等议题。来自全国80多个科研院校和企业的5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,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朝晖博士受邀参会,并作题为《关键共性技术赋能水产种业》的报告。
会议由中国水产学会主办,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、海水养殖生物育种与可持续产出全国重点实验室、青岛大学共同承办。
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海洋大学包振民教授,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研究员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师范大学刘少军教授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陈松林研究员,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党组书记陈金发,中国水产学会、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何建湘,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宋文华,青岛市政府副秘书长管洪涛,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叶乃好,青岛大学副校长李荣贵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大会开幕式,开幕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松林主持。
![]() |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与遗传育种专业委员会 陈松林主任 |
大会特邀报告由刘少军院士和桂建芳院士轮流主持。桂建芳院士、包振民院士、刘少军院士和陈松林院士分别围绕“双三倍体银鲫的基因组解析与育种生物技术创新”、“PanIBD分型技术及其在虾贝育种中的应用”、“鱼类大杂交和微杂交”、“海水鱼类分子育种技术建立与良种创制”为大会做特邀报告。
![]() |
中国科学院院士、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桂建芳研究员 |
![]() |
中国水产学会理事长、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海洋大学 包振民教授 |
![]() |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湖南师范大学 刘少军教授 |
![]() |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陈松林研究员 |
张国范研究员、李家乐教授、王德寿教授、刘鹰教授、艾庆辉教授、沙珍霞教授、徐鹏教授、孙永华研究员、王显伟教授、栾生研究员、杨润清研究员等11位专家分别为大会做主题报告。
![]() |
大会共设4个分会场,来自国内不同高校、科研院所的专家和研究生共作近180场报告,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朝晖博士在分会场上作题为《关键共性技术赋能水产种业》的报告。
![]() |
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朝晖博士 |
王朝晖博士介绍到,华智生物作为国家关键共性技术平台,深度融合生物技术和数据技术(BT + DT),面向全产业链,构建多维全景大数据生态系统赋能水产种业。在分子育种产业应用上,华智生物已与多家单位合作共同开发30余款对虾、舌鳎、红鳍东方鲀、草鱼、小黄鱼、大口黑鲈等鱼虾贝类育种芯片,显著提升了性状选育准确性,提高10%-30%生长性状、30-50%抗病性状,缩短了2-3代选育世代。他表示,华智生物未来将致力于围绕“新基因、新品种、新设施、新装备、新算法、新模型”打造种业新质生产力,践行习总书记指出“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,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转型升级”这一要义,全方位支撑水产种业创新链。
此次大会主题鲜明,内容丰富,参会专家们围绕“新质生产力赋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”展开了热烈探讨与深入交流,对我国水产生物技术创新和种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。
![]() |
来源:华智生物官微